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PP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1359478016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PP电子我国城镇建设与建筑业四十年来成就非凡

发布日期:2024-01-28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PP电子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指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以改革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也标志着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决策从此在中华大地的诞生和推进。值此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功绩是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改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命运。本文仅从自己从事的城乡建设事业和建筑业领域予以回顾和体会。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40年光阴只不过是短暂一瞬,恍如白驹过隙;但新中国却用短短40年的时间书写了一部开天辟地无可效法的千古传奇。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犹如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40年来,我国城镇建设事业一路蓬勃发展成果斐然,取得了令世界惊叹赞羡的辉煌成就;40年来,我国城镇的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转变飞跃,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40年来,我国城镇的规划治理体系日趋先进高效,为改善社会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40年来,我国城镇建设模式不断科学完善整体质量显著提高,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强大的物质基础。

  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区域发展协同性大大增强。同时,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演进,城市功能愈加多元,吸引力显著提升。

  1949年,中国共有132个城市,城镇化水平仅为10。6%。至2016年末,中国城市总数增加到657个,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7。35%,城镇人口达到7。93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截止到2017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

  伴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城市群的区域增长极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传统的省域经济和行政经济正在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主要城市群,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近年来PP电子,许多新一线城市奋起直追势头正猛。一些以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为主体的城市群正在急速发展,一大批中小城市和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更是气象万千。这些大城镇密集地区以及一些小城市群对城乡和区域发展起到了异常重要的辐射拉动作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化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提升作用。蒸蒸日上的新一线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已经发展成为未来新兴城市诞生的沃土,成为繁荣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成为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凤凰涅槃。当前,一个多层次、广覆盖、高协同、宽视角、大圈带、结构完整、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网络格局已逐步形成。可以客观骄傲地说,我国的一线城市已经不输欧美,并有许多超越。

  40年来,我国城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镇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40年来,我国市政公共设施服务以及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城市道路建设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的态势。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些大中城市适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体系,合理的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并降低了对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目前全国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已经达到3500公里以上。

  除了快速发展的传统城镇公共交通,我国城镇智能交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实时定位等技术的进步,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网络约车等一些全新的出行方式层出不穷,这些新的交通方式既迎合了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又满足了城镇群众的不同个性化需求,同时解决了上下班高峰期打车难PP电子、偏远地区不好打车以及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近期,针对网约车发生的几起致人死亡恶性案件,政府主管部门加强了对网约车的依法管理,将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其不能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载体,确保旅客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

  40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按照生态、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和法则,积极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大力开展了生态环境修复,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作为优先目标。在城市建设中秉持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宗旨,明晰山水路网格局,保持原始地理风貌,保护传统历史建筑,有机优化林田湖草,梳理扩展绿地系统,治理美化生态环境,让当地老百姓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进而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划时代的先进生态理念更加深入万众之心,更加变为美好现实。

  不仅仅是城市,40年来,我国传统乡村的人居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地区不断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农村的道路供水厕所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等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村庄居住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升。很多的乡村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生态宜居、文脉延续、乡愁永存、和谐淳朴、个性鲜明的特色小镇。

  在新农村建设和振兴乡村行动中,有些地方以前曾经走过一段弯路,好像越新的建筑就越好,并要农村向城市看齐,因此随意拆毁了许多有保护传承价值的古建筑、文化建筑、旧建筑,这造成了最大的不可弥补的悲哀!好在许多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呼吁及现场指导下,这些现象目前已得到根本扭转。现在,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闽粤石房、客家土楼,徽派建筑、皖南牌坊,川西民居、吊脚木屋,雪域高原、滇藏古居,延安窑洞、豫西坑窑,华北古建、四合院落,白山黑水、关东祖屋,宗祠寺庙、古街旧巷,历史路园、古桥渡口等都成为保护传承的对象。就连文革时期的一些建筑物,如大队部、牛圈、养猪场以及社员群众的土屋专家也提出要尊重历史,承载历史,予以保护和改造利用,作为小景点或开办民宿,为发展农村地区的旅游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使保护和新建并重并把保护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不但配套设施缺乏,并且居住条件很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改变了住房严重短缺的状况,解决了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中国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40年来,在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城镇人口的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也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城市里,过去低矮破旧拥挤不堪的平房逐步变少,取而代之的则是鳞次栉比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据统计PP电子,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经从1978年城市人均住宅面积6。7平米,发展到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人均可达到约36平方米,增长了5倍多。住房质量、住房成套率、配套设施与环境大为改观。

  在乡村里,农民们的住房条件也日益改善。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拆除了难以为继的简陋竹篱茅舍,住上了舒适温馨的新房子。新建的农村住宅不仅住房质量稳步提升,住宅内部的功能也趋于合理,并且在追求美观舒适和现代与传统风格方面各地也颇有建树。特别是居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地区农民群众,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加大实施,许多地方由中央财政出资、地方财政配套,建设了大面积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使偏僻遥远、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诸如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等许许多多的贫困地区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好房子。目前中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约39平方米,也增长了4倍多。

  但是,近些年来中国住房与房地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集中反映在许多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过高,并且上涨过快。多年来各级政府正在进一步强化各项调控措施的执行,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大规模地推进棚户区改造、积极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

  早在20世纪80年代,建筑业就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率先走向了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建筑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几十年来,我国建筑业规模日益壮大。1952年至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由57亿元增长到193566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由1952年的99。5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5185万人。现如今,建筑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且同时促进和带动了第二、三产业中多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同时,建筑业也是国家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

  科技是国之利器。当今中国的强大,离不开对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以及自身科技实力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科技进步步伐加快,现代施工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攻克大难题、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好、国际超越多”,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巨大进步。近年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气凝胶超级节能玻璃和保温隔热毡板、建筑渣土生态环保砖等建筑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全国广泛的推广,大大加快了建筑业的科技进步步伐。青藏铁路、三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库、西气东输工程和中国高铁等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建设工程,充分反映了我国土木建筑行业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目前我国高铁、桥梁、地铁工程、超高层建筑的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筑科技的不断推进,对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加速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引领信息技术应用 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支撑意义。

  就像习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到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的确,中国在不断的开放中,与世界越来越融为一体,且在世界发展大格局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

  同志说过,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开放对于解放和发展城乡建设和建筑业的生产力,改革开放对城乡建设和建筑业取得如此的辉煌成就更是居功至伟。它不仅极大增强了我国城镇的综合实力,提升了城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是大幅度促进了城镇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这样深刻的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不仅打破了束缚城乡建设发展的桎梏,更是调动了各生产要素的主观积极性,走出了一条高效快速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无论是城乡基础设施还是居民住房、文化体育、医疗健康等方面都使全体中国人民非常受益。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二、三百年才能做成的事情在中国的领导下,只用了短短三、四十年就圆满完成了。事实胜于雄辩,终将彪炳史册!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建设与建筑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果,我们对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建筑业发展充满必胜的信心!城乡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联着国家的富强,关乎到民族的未来。40年改革开放不仅巨大地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且推动了跨时代新型城镇化亘古未有地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使14亿中华儿女更加幸福,更加自豪,更加自信,更加坚定。也更是实现和验证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征程和辉煌成果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的无比正确。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伟大的建国领袖同志,是他领导中国和中国人民推翻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使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从此坚实奠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根基;我们也特别怀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同志,是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空前的战略智慧眼光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拨乱反正抢抓历史机遇,提出改革开放和推进改革开放伟大战略,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千百年的贫穷真正富起来了;我们也特别致敬新时代的英明领袖习同志,是他领导党和人民严惩腐败,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和中国人民真正强起来了!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屈宏乐,民建北京西城区委综五支部会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杨淑姝,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四新”科技中心工程师)